一天到黑醫(yī)生就喜歡嚇人
不是死就是活的
吃點藥,酒都還不讓人喝
修仙哦!
網上還傳有人專門做了實驗,酒后吃頭孢啥事都沒有喃?專家?出來走兩步?
喝點酒的事,看把你慌成什么樣?! 兄弟情深的嘛!你不懂! 說真相怕你不愿意聽。
?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酒精進入人體后會發(fā)生怎樣的反應?
酒精進入體內后,首先在肝臟經過“乙醇脫氫酶”的作用氧化變成為“乙醛”,乙醛經過“乙醛脫氫酶”的作用氧化變成為“乙酸和乙醛酶A”,乙酸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。
酒精 ? 肝臟 ? 乙醇脫氫酶
?
乙醛 ? 乙酸和乙醛酶A
?
二氧化碳和水 ? 體外
那“頭孢配酒,說走就走”,其實是出現(xiàn)“雙硫侖樣反應”。
由于大多數(shù)頭孢的結構中含有“甲硫四氮唑”側鏈,含有這個側鏈的頭孢會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,使乙醛產生后不能進一步氧化代謝,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聚集,出現(xiàn)雙硫侖樣反應。
(頭孢)甲硫四氮唑
抑制乙醛代謝
乙醛聚集
中毒(酒精)
雙硫侖樣反應
雖然以上的化學名稱大多非專業(yè)的人是看不懂的。但原理是如此。
通俗就是說:不讓人家酒精代謝,那就在它體內瘋狂吧!
? 什么是雙硫侖樣反應?
雙硫侖樣反應,又稱戒酒硫樣反應,指雙硫侖或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團的藥物抑制肝臟乙醛脫氫酶活性,阻礙酒精代謝,導致即使少量飲酒也可引起乙醛積蓄中毒的反應。
輕者出現(xiàn)軟弱、眩暈、嗜睡、幻覺、全身潮紅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血壓下降;
重者可有呼吸抑制、虛脫、驚厥、心功能失常等劇烈反應,甚至出現(xiàn)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。
雙硫侖樣反應的本質是
藥物引起的“酒量下降”,
即乙醛積蓄,
并不會產生網絡上傳說的“毒藥”。
所以,能不能喝酒,都不要在身體抱恙時期逞能。
? 是不是所有頭孢都能產生雙硫侖樣反應?
理論上來說,頭孢中的頭孢哌酮、頭孢唑林、頭孢拉啶、頭孢美唑、頭孢米諾、拉氧頭孢、頭孢甲肟、頭孢孟多、頭孢氨芐、頭孢克洛等 ……
凡是之前說的帶有 “甲硫四氮唑“ 側鏈的藥, 都會導致雙硫樣反應。
其中以頭孢哌酮導致的雙硫侖樣反應的報告最多。
酒量下降了???
哥們兒我從來沒有在江湖上輸過!
不信你試試?
有的患者在使用頭孢哌酮后吃了酒心巧克力、藿香正氣水,甚至用了酒精處理皮膚也會發(fā)生雙硫侖樣反應。
不是兄弟不行
而是解酒的乙醛脫氫酶的能量被減弱了
雖然頭孢噻肟、頭孢他啶、頭孢唑肟、頭孢克肟等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團,但是也有報道這些頭孢會產生雙硫侖樣的反應。
對于老百姓來講,那么多頭孢咱也記不住。干脆就”吃了頭孢不要喝酒?!?/span>
? 為什么每個人產生的雙硫侖樣反應不同呢?
首先是因為基因的不同,有的人喝了酒會紅臉,有的人喝進醫(yī)院了也不會。
喝酒臉紅是因為心好!
呵!可拉倒吧!
其實喝酒會紅臉的人恰恰說明了其對乙醇的代謝不好,酒精在體內被代謝成乙醛后,無法進一步分解或者進一步分解的速度變慢,導致乙醛大量堆積。
其次,基礎疾病,年齡大小,飲酒時的情緒,身體的狀態(tài),飲酒過快……這些都可能導致“酒量下降”的條件!
雙硫侖樣反應與使用藥物的多少、停藥后的間隔時間和飲酒的量成正比,與飲酒種類關系并不明確。
? “吃了頭孢”喝酒和“喝了酒”吃頭孢有什么不同呢?
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
先吃頭孢:如果是吃了頭孢喝酒,大概10小時就能被普通人排出體外,也有頭孢在40小時以上。
正常成人在服用頭孢后3-5天后飲酒理論上安全的。如果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人代謝慢,建議吃藥后7天后喝酒。
先喝酒:無論啤酒、紅酒還是白酒,正常成年人在喝了酒2-3天后服用頭孢是安全的。
安全起見, 吃了頭孢,7天后可以喝酒! 要先喝了酒, 就3天后再吃頭孢吧!
兄弟,要不還是好好掂量一下,身體重要還是兄弟情深重要?
? 如何避免頭孢與酒的雙硫侖樣反應?
需要注意含有乙醇的藥物和食物。
常見的含乙醇的藥物有:藿香正氣水、十滴水、碘酊、正骨水、人參蜂王漿、沙丁胺醇氣霧劑等。
常見含乙醇的食品:醉蟹/醉蝦、啤酒鴨、醪糟、酒釀丸子、酒心巧克力等。
俗話說,“吃藥不喝酒,喝酒不吃藥”。不止頭孢,還有其他藥物會與乙醇發(fā)生雙硫侖樣反應或加重胃腸道不適感等。
因此,為了您的健康和家人的幸福,建議用藥期間不喝酒,用藥前后避免喝酒。若您拿不準,建議到醫(yī)院咨詢醫(yī)師或者藥師。
圖文編輯:杜佩聰 來源:藥劑科 吳倩 郭眉